查看原文
其他

低血糖是个急性子!要谨记这7个高发时刻








远离

低血糖





前言



如果说糖尿病是一把“慢刀子”,那低血糖就是个“急性子”。


它可能发生在“一蹲一起”的如厕时刻,也可能在上班的地铁里偷袭你。那种眼前一黑、瘫倒在地的场景,真是又揪心又尴尬。


如果你以为所有低血糖都只是“饿的”,吃点糖就好了,那真是太小瞧它了。



今天,小编就来跟大家讲讲

低血糖该如何预防














低血糖的标准


不同人的低血糖诊断标准不同。糖尿病患者,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,一旦发生低血糖,和没有糖尿病的人比起来,危险更大。


医学上将低血糖定义为:

健康人血糖<2.8 mmol/L(摩尔/升);

糖尿病患者血糖≤3.9 mmol/L (摩尔/升)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低血糖有哪些症状?


婴幼儿及低龄儿童

不好好喝奶、容易哭闹、面色苍白、出冷汗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噩梦易惊、遗尿等。


成年人

饥饿感、心慌、手抖、出虚汗、四肢无力等。

老年人

多无症状,部分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,如言语行为反常、偏瘫、意识障碍、嗜睡、昏迷等。



轻度低血糖:

可能出现饥饿感、头昏眼花、心慌手颤、面色苍白、出冷汗、虚弱无力等症状;


严重低血糖:

会引起大脑功能障碍,导致意识恍惚、言行怪异、昏昏欲睡、抽搐惊厥甚至昏迷死亡;


老年人低血糖:

还易诱发心律失常、心力衰竭、心绞痛、心肌梗死甚至猝死;


急性低血糖:

还可引起脑水肿;


慢性低血糖:

可降低认知能力,导致智力下降及老年性痴呆。











低血糖的风险


1

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

研究表明:与较少发生低血糖的患者相比,每年发生5次以上低血糖的患者,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高了61%;频发(>5次)低血糖患者的心律失常、脑血管意外和心肌梗死的风险分别增加65%、38%和43%。

2

增加心脏病风险

研究表明:低血糖事件发生次数超过2次的人,心律失常及心脏骤停风险是未发生者的5.6倍。

3

促进血栓的形成

在急性低血糖期间,心脏负荷的增加伴随着血液流变学的改变,还会导致血小板活化增加,凝血机能增强、促进血栓形成。

4

大脑易受损伤

大脑中尾状核、豆状核、大脑皮质、海马体和黑质的区域,对缺糖尤其敏感,最易受损。造成降低学习、记忆功能,运动受限等。










低血糖7个高发时刻


1

长时间未进食

进食量过少、吸收合成障碍,长期饥饿或过度控制饮食,小肠吸收不良、长期腹泻等,均可诱发低血糖。

2

运动强度过高

运动强度过高、时间持续过久,消耗较多能量后,血液中葡萄糖水平会显著降低,甚至可能引起低血糖。

3

过量饮酒

酒精可抑制体内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的反应,从而导致血糖降低,甚至出现低血糖,空腹饮酒则更严重。

4

凌晨1~3时

患者常会感到心慌、颤抖,并多汗、做噩梦。甚至第二天晨起后头痛、感觉没睡好,浑身乏力。

5

进餐后

肠胃功能不好的糖尿病患者,由于进食后不能及时消化吸收,也会引发低血糖。

6

滥服药或保健品时

胰岛素用量过大或相对过大,降血糖药用量不规范或自行加药,滥用保健品出现肝功能损伤等都可能导致低血糖。

7

夏季

夏天天气闷热,人们的食欲普遍降低,血糖来源减少,再加上户外活动增多,新陈代谢旺盛,血糖消耗增多,容易发生低血糖。











低血糖的“升糖”攻略

遵循3个“15原则”


1

第一个“15”

出现低血糖后,进食15克含糖食物,如几粒糖果、几块饼干,或喝半杯糖水。最好服用葡萄糖,可以迅速纠正低血糖的效果。


15分钟后测血糖:如果症状消失,血糖达到4毫摩尔/升以上,按正常时间进餐;如果超过此值,1小时后才能进餐,并吃一份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加餐,以免血糖再次下降。

2

第二个“15”

如果血糖没有上升,症状没有消失,则再进食15克碳水化合物。

3

第三个“15”

15分钟后,再次测量。如果血糖仍没有上升,症状没有消失,就再次进食。

4

意识不清立即送医

如果病人意识已经不清醒,应立即拨打120,不要再喂食物了。






低血糖可能威胁生命安全

所以预防低血糖发生意义重大

容易发生低血糖的朋友

可以随身备几块糖哦~


部分图文来源:丁香医生、生命时报


往期推荐


干货满满!这份诺如病毒防护指南请收好

高考期间身体突发状况怎么办?考生健康锦囊请收好!

近视不可逆,预防是关键!爱眼护眼“123”要牢记

痒痒痒!身上出现这种小水疱,千万别戳破!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